政策法規
2015政府工作報告之醫療領域新看點(附2009-2015年工作對比)
作者: 來源:神宇醫藥 日期:2015-03-06 16:52:20
醫藥網3月6日訊 每年兩會,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是最受關鍵環節之一。對于昨天(3月5日)上午剛剛結束的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和醫藥相關的有哪些,又怎樣解讀呢?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于2014年的工作回顧:
2014年,深入推進醫藥衛生改革發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試點擴大到所有省份,疾病應急救助制度基本建立,全民醫保覆蓋面超過95%。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深化,縣鄉村服務網絡逐步完善。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縣市達到1300多個。
對于2015年工作部署:
2015年,將取消絕大部分藥品政府定價……加快健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基本實現居民醫療費用省內直接結算,穩步推行退休人員醫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
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加強全科醫生制度建設,完善分級診療體系。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在100個地級以上城市進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破除以藥補醫,降低虛高藥價,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通過醫保支付等方式平衡費用,努力減輕群眾負擔。
鼓勵醫生到基層多點執業,發展社會辦醫。開展省級深化醫改綜合試點。加快建立醫療糾紛預防調解機制。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由35元提高到40元,增量全部用于支付村醫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方便幾億農民就地就近看病就醫。加強重大疾病防控。積極發展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推進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改革。健康是群眾的基本需求,我們要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國。
對此,華中科技大學藥品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昊博士表示,此次政府進一步加大補助力度扶持基層,促進分級診療體現促進民生。取消藥品價格定價是進步,但是由于招標是決定性的限價機制,政府定價已名存實亡。現在明確取消藥品價格定價可理解為全方位推進價格改革,更具體也更切實可行。不過,整體來看醫改仍未出現決定性的理論突破,利益方并未形成共識,仍需要多部門,多政策綜合形成合力。
一、新醫改亟待突破點
那么新醫改需要在哪些方面形成理論突破?
湖南正清制藥董事長吳飛馳博士表示:新醫改存在四大硬傷:第一是,醫改指導思想將公益與私營對立,將公益與公立混為一談!其危害是建立高度壟斷公立醫院體系,造成醫改無法推進;第二是,將政府主導與市場機制對立,政府強力干預,造成市場嚴重扭曲,醫改無法推進;第三是,公立醫院在醫療服務市場和藥品零售市場的雙重高度壟斷造成高度腐敗,公共資源高度浪費,三高并存是看病難看病貴的根源,是醫改無法推進的根源,是醫藥行業一切亂象的根源;第四是,妖魔化藥價,制造了藥價虛高的謊言,采取以強制降價,以完全異化了的藥品集中招標變相強制降價為主要政策手段,造成了大量的劣藥驅良藥,高價藥驅低價藥的惡果,嚴重地危害了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徹底走向了政策制定初衷的反面!
今年的政府報告里面,仍在提降低虛高藥價,只能再為藥價一嘆了!
對于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藥品價格改革,奧吉娜藥業董事長魏國平博士表示:這說明藥品它就是商品,不是什么“特殊商品”,適合商品交換的一切規則,起價格終究有供需關系決定,沒有什么過高或過低之說。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提到了鼓勵生物醫藥內容。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鼓勵支持包括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重大項目,把一批新興產業培育成主導產業。
二、有權不能任性,政府繼續放權
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要進一步簡政放權,去年國家和各省都相繼取消或者下放了一些行政審批,其中不少涉及醫藥行業。
今年的政府報告要求今年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建立規范行政審批的管理制度。制定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公布省級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切實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
地方政府對應當放給市場和社會的權力,要徹底放、不截留,對上級下放的審批事項,要接得住、管得好。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各級政府都要建立簡政放權、轉變職能的有力推進機制,給企業松綁,為創業提供便利,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所有行政審批事項都要簡化程序,明確時限,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
目前在醫藥行業呼聲最大的行政管制就是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在3月4日醫藥界兩會代表座談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康緣藥業董事長蕭偉就提出取消省級藥品招標采購。今年醫藥界兩會代表聯合簽署的建議中,第一條就是要求醫藥領域進一步落實政府簡政放權精神。期待政府進一步落實精神。
以下是自2009年國家新醫改方案出臺以來,連續七年國務院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醫藥改革方面的工作部署內容對比列表。看看哪些工作真的落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