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醫改縱橫“兩票制” 能否扭轉局面降低藥價
作者: 來源: 日期:2017-04-10 10:35:41
醫藥網4月7日訊 “兩票制”的推行勢不可擋,但結合各省具體情況來看,全面落實還需時日,離達到預期的目標任重而道遠。
為滿足群眾看病需求,擠出藥價“水分”,國務院發布的“兩票制”新規,要求從藥廠賣到一級經銷商開一次發票,經銷商賣到醫院再開一次發票,以“兩票”代替目前常見的七票八票,減少流通環節的層層盤剝,“兩票制”的出臺曾備受各界期待。
“兩票制”承諾的低藥價實現了嗎?
“兩票制”實行以后,整個流通環節變得更加透明。國務院醫改辦專職副主任、國家衛計委體改司司長梁萬年指出,“兩票制”是藥品流通領域一項重要改革舉措,進一步推動了降低藥品虛高價格,減輕群眾用藥負擔。
“兩票制”是為了打壓藥品中間環節的利益空間,徹底改善我國患者就醫負擔重,藥價高的生存環境。但施行“兩票制”以來,藥價真的降低了嗎?
北大縱橫管理咨詢公司咨詢師王宏志表示,“兩票制”對整個流通市場會有一些影響,但對藥企的影響不會很大,對于有終端隊伍的外企和主流大企業,或者本來就是和大商業公司進行合作的企業,“兩票制”在本質上沒有什么影響。僅更換開票的模式,是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藥企獲益的方式。
業內人士指出,“兩票制”從流通領域下手,擠壓中間環節的一些水分,某些抗癌藥香港和內地價格相差一半的尷尬局面,會有所改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二級醫院藥房主任表示,他在工作中每天都會關注各類臨床用藥的藥價,在保證了大藥企利益的基礎上,“兩票制”讓一些廉價老藥又能進到醫院藥房,更多患者會從中受益。而在此之前的情況是,這些廉價老藥因不能給七票、八票的經銷商帶來利潤,藥廠不得不將這些藥停產,或者改成針劑,價格上翻了好幾倍。
“兩票制”試圖重整醫藥代表行業
在繁盛市場經濟的刺激下,中國醫藥市場連續多年實現產值和利潤的雙增長,這片肥沃的土壤滋養了一種特殊的職業——醫藥代表。兼顧醫藥銷售和講解工作職能的醫藥代表每天都活躍在全國各大醫院。
2016年,央視推出的“回扣門”報道中顯示,各地醫藥代表通過給醫生回扣的方式提高藥品銷量。報道一出,隨即引起了國家衛計委等部門的高度關注。
針對諸多醫藥行業的污垢弊端,“兩票制”也在試圖通過重整醫藥代表行業,轉變不合規的行業風氣。
1月9日,福建省醫保辦處長張煊華在國家衛計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對國務院醫改辦《關于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集中采購中推行“兩票制”的實施意見(試行)》進行解讀。他表示,以前醫藥代表采取低價報銷、全國總代、層層轉包方式,現在又有部分醫藥代表過票洗錢。在“兩票制”下醫藥代表將無法過票洗錢,這類醫藥代表將會被消滅。
此后,多家新聞媒體曾發文:過去“看臉”、“看公關”的手段或將失效,全國300萬醫藥代表面臨失業或轉行。
“兩票制”無法完全消滅“回扣門”
來自福建的小吳是一名從業八年之久的外企醫藥代表,他先后在多家藥企就職,在接受健康界采訪時,他正準備出門參加某醫院科室內的宣講會。“本質上,‘兩票制’對于我們的工作沒有產生大影響,我不擔心自己會失業,每個大的醫院總要有藥代幫助藥企和客戶溝通,提供服務,要不然誰來保證銷量?當然,份子錢(回扣)也不會少,我們跟客戶(醫生)之間的關系較穩定,涉及到信譽問題。”小吳說。
事實上,福建省從2009年就開始實行“兩票制”,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個真正全面實施“兩票制”的省份。不過,8年時間過去了,福建的醫藥代表們仍舊活躍在醫院的各個角落。
王宏志指出,僅靠“兩票制”的實行,不可能完全遏制回扣的存在,還需要出臺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規,對這一現象進行嚴格管制才行。“‘兩票制’要改變不合規的‘帶金銷售’,這是醫藥行業的頑疾,想要根除這顆‘毒瘤’,還需對癥下藥。”
“兩票制+配送商業整合”改變了福建省醫藥流通的市場生態,確實壓縮了藥品流通中的利益蛋糕,但是諸多業內人士都曾表示,醫生是保證藥品銷量最重要的一關,就算藥企在流通環節失利,必然不會通過損害醫生的利益去填補這一空缺。
2016年10月8日,安徽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安徽省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推行“兩票制”實施意見》,但從實際反饋情況來看,政策推行困難重重,整個行業普遍擔憂醫院出現斷貨現象。
安徽省的一位從業十多年的醫藥代表向健康界表示,“兩票制”對于大部分藥品的藥價調控影響不大,此外,藥品流通中七票八票是之前行業管理的不規范導致的,并不是藥價虛高的真正原因。
顯然,“兩票制”作為國務院開出的一劑藥方,對調控藥價有部分作用,但對醫藥行業整體運作模式的規范,行業風氣的整頓,還有待觀察。